​传说中的山中精怪:亦正亦邪的山魈

2024-10-25 09:49 来源:网络 点击:

传说中的山中精怪:亦正亦邪的山魈

山魈(音xiāo),即山中的精怪,也有人说它是山神,志怪小说中凡有关于山的鬼怪精灵,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关于山魈的文字记载,较早见于相传为西汉东方朔所著《神异经·西荒经》中,大意为:西方深山中有一种像人的怪物,叫做山臊(山魈),身高三四十厘米,赤身裸体,以捕捉山溪中的虾蟹为食,生来不怕人,最喜欢当有人野宿山中生火的时候,凑过来借火烤虾蟹吃。其习性也类人,总爱偷人盐当佐料拌着虾蟹吃。估计因为不怕人,所以借火是做幌子,偷盐吃才是目的,可见是有点小聪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有人曾经搞恶作剧把竹条放进火中,竹条燃烧起来就容易发出噼里啪啦的清脆响声(“炮竹”的由来),山臊听了就很惊惧。如果有人侵犯了它,那人就会得或冷、或热的很难治愈的病。

事实上也许没那么神奇,就是这猴子一般的动物不把自己当外人(也许是因为在自己的地盘),但是久居山中,身上沾满了对自己无害但是却容易让人生病的细菌,而有的人因为好奇犯贱跟他互动过多,所以就生病了,还以为是得罪的这山魈而被施了法术呢。总之《神异经》记载的山魈还是很和善、普通的。

但到了两晋,这山魈就有了变异。东晋葛洪在《抱朴子·登涉》中说,山魈长得就像小孩子,只有一只脚并且向后反长,喜欢夜里骚扰人。

说的仍是调皮的猴子的习性,只是变成了独脚并且向后反着长,也喜欢主动去招惹人了,但还不足为恶。

“山精形如小儿,独足向后,夜喜犯人,名曰魈。”

再到了南北朝时期,山魈的形象越发鲜明:人脸猴身子,并且是只长了一只手一只脚,也会说人话了;而且有了新的技能,不但能变化,还学会了诅咒之术。

南朝祖冲之在《述异记·富阳人》中记载:刘宋时期,有一个富阳的王老板在小河里插竹栅栏捉螃蟹,一只山魈为了偷螃蟹吃,变作木头屡次搞坏栅栏。老王看出端倪,就把那木头装进蟹笼子里说要回家烧掉。结果木头吓得赶紧现出原形“人面猴身,一手一足”,主动承认因为自己贪嘴偷吃所以才屡次弄坏老王的栅栏,并说自己是山神,请求王老板原谅并放了他,他保证帮助老王以后每次下栅栏都能捉满大螃蟹。老王心想:我信你个鬼!你有那本事还用得着来偷我的螃蟹?所以那怪物可怜兮兮地一再相求,老王执意不许,铁定了心要弄死他。怪物无奈,又几次三番问老王姓氏名谁,老王不再搭理他,回到家就把他烧成了灰。从那以后老王再没遇到过怪事。

直性子豪爽人,够狠!

书中最后记载,当时民间已经有了这种说法:这怪物就是传说中的山魈,如果他知道了要害他的人的名字,就能施法先害了那人以自救。

看似很邪性的法术,其实也很菜啊。民间传说和古书记载中有很多人或者妖魔鬼怪等会这样的法术,《封神演义》中的张桂芳是这样,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赤链蛇是这样。也有一些法宝有这样的功能,比如《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紫金葫芦和玉净瓶只有知道了人家的名字才能施法,而且还要人应答才行。

到了唐初,山魈形象又有了新的变化。通过唐人戴孚的《广异记》我们可以看到,岭南一带的山魈的长相特点仍为单臂独腿,跟《山海经》中许多山神类似;在言行举止方面跟人更加相近,男的贪财女的爱臭美,并且还很要面子,“人话”说得很溜,也愿意跟人和平相处。唯一“不如人”的就是不太会耍奸,而且特别重名声好面子。特殊技能就是善于驱虎和降天灾来惩罚侵犯了它的人。

《广异记·斑子》中说,岭南的山魈长着一条脚跟向前的独腿,但是手掌和脚掌都只有三个分叉,在树洞中做窝,还知道用树枝来遮挡。而且公的山魈叫做山公,喜欢跟人要钱,母的山魈叫做山姑,喜欢跟人要脂粉。如果人们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就能得到保护。这所谓的保护就是在山中行走不会受到老虎的伤害,因为它们能驱虎。更神奇的是他们性情耿直,会和山区附近的人们一起种地平分收获,如果有人耍小聪明多分了就会遇到天灾!

《广异记·刘荐》还记载另一个偶遇岭南山魈事件,说岭南判官走山路的时候遇到山魈闲玩,就称呼他为妖鬼,结果把好面子的山魈惹恼了:“我玩我的你走你的,碍你什么事了你这么作践我!”然后站在树枝上打呼哨,很快一只老虎应声而来,就在山魈的命令下扑向刘荐。刘荐还想跑,那哪能跑得了?很快就被老虎扑倒坐在了屁股下。山魈讥笑刘荐:“还敢骂我吗?”刘荐和手下人赶紧赔罪求饶,山魈才让老虎放了他。经此一事可把刘荐吓坏了,好几天腿肚子还在抖搂,并因此大病了一场。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拓展,中唐时期的山魈已经广为人们所知,人们还根据山魈的长相、特长等特点给他起了许多乱七八糟的名字。这时候的山魈亦正亦邪,已经开始跟人渐行渐远,并且对侵犯他的人报复手段也越来越激进,不但会驱虎害人,还会放火烧人房子(仍跟降天灾差不多的路数)。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山萧,又叫山臊,《神异经》中称为山㺑(音cán),《永嘉郡记》称作山魅,又有山骆、蛟或叫魃、濯(音zhuó)肉、热肉、晖、飞龙。它的样子像鸠鸟,黑色,又称作治乌。它的巢穴大小就像能容纳五斗(合现在五十升)东西的容器,外面涂上白色的土来装饰,当它钻出洞穴时,黑白相杂的样子就像箭靶子。如果有人侵犯了它,它能驱使老虎来害人,并放火烧人家的房子。它的俗名叫做山魈。

唐之前的山魈还是有点友善可爱的,并不主动作恶,而之后的山魈形象开始两极分化。一类仍旧亦正亦邪,且保持着童趣,而人们却对它并不太友善,总想教训甚至杀死它。一类逐渐被妖魔化,开始主动攻击人类,成为邪恶的化身。

袁枚书中的山魈属于第一类。《子不语·缚山魈》中的山魈喜欢偷人帽子,而且对人类喝酒的行为感到很好笑,但并不害人,结果还被众人痛打一顿。《续子不语·山魈怕桑刀》中,山魈被称为独脚鬼,喜欢听人唱歌,只有用老桑树削成的木刀能砍死他。

刘伯温著《郁离子·化铁之术》中,山魈和诸多鬼魅恶意阻挠郁离子炼金济世。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山魈》中,山魈就成了跑到人家中要吃人的恶鬼了。这都属于第二类。

建国之后再无鬼魅现世(是不是转入了地下未知),山魈也就只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五·诺皋记下》第13“山魈”原文:

山萧,一名山臊,《神异经》作山㺑,《永嘉郡记》作山魅,一名山骆,一名蛟(一曰蛂),一名濯肉,一名热肉,一名晖,一名飞龙。如鸠,青色,亦曰治乌。巢大如五斗器,饰以土垩,赤白相见,状如射侯。犯者能役虎害人,烧人庐舍,俗言山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