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犹”风波继续发酵,言论边界引发争论,美议员施压名校校长辞职

2024-05-17 00:48 来源:网络 点击:

“反犹”风波继续发酵,言论边界引发争论,美议员施压名校校长辞职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冯亚仁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逸 于文】“一个下台了,还有两个。这只是解决美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反犹主义的开始。”一名美国国会众议员10日在社交平台X上写道。当地时间9日晚,美国著名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利兹·马吉尔在争议声中宣布辞职。4天前,她和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共同出席众议院有关“高校反犹主义”的听证会,遭美议员质询5个多小时,3位校长因拒绝直接回答有关“是否会惩罚发表反犹言论学生”的问题,遭到政界人士、大学捐赠者的强烈抨击。宾大和哈佛大学校长随后都表示道歉,但未能安抚反对者。8日,74名美国国会两党议员(其中71人为共和党人)发出联名信,要求这3大名校撤换校长。宾大校长辞职引发美各界争议。据《纽约时报》称,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宾大分会9日批评大学捐赠者、游说团体和国会议员破坏宾大的治理和学术自由。与此同时,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也面临着辞职压力。哈佛大学没有对“撤换校长”的呼吁做出回应,麻省理工学院董事会日前表示,对本校校长给予“全力和毫无保留的支持”。

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利兹·马吉尔在争议声中宣布辞职(路透社)

“她犯了一个非常不幸的错误”

马吉尔辞职的消息由宾大董事会主席博克宣布。他在发给宾大社区的电子邮件中表示,马吉尔“自愿提出辞职”,“在接受国会长达5个小时、具有攻击性的质询后,马吉尔犯了一个非常不幸的错误——与坐在她身边的两位大学校长一样。在那之后,很明显,她的职位保不住了,她和我同时决定是时候让她离开了。”不到一小时后,博克本人也宣布辞职。

在宾大任命新校长前,马吉尔将继续担任临时校长,并留在该校任教,她是法学院终身教授。《纽约时报》称,马吉尔9日发表声明,只说了两句话:“我很荣幸能够担任这所杰出学府的校长。我很荣幸能与我们的教职工、学生、校友和社区成员一起推进宾大的重要使命。”

“令人震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马吉尔是美国首个因“反犹争议”辞职的高校校长。尽管她数月来因处理校园反犹主义问题而受到批评,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5日在国会的灾难性证词。“政治新闻网”称,在这场长达5个多小时、有争议的听证会上,众议院共和党议员埃莉斯·斯蒂芬尼克主导了最严厉的质询部分,她要求3位校长对一个问题回答“是或不是”:呼吁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的言论是否违反校园行为准则,是否会进行处罚?3位校长都拒绝给出明确回答,表示应考虑具体情况。马吉尔称,“只有当言论转变成行为,具有针对性、严重性和普遍性,那就构成了骚扰”。

CNN称,这一交锋片段在网上迅速传播。大批商界领袖、大学捐赠者和政界人士要求马吉尔下台。宾大校友、华尔街巨头罗斯·史蒂文斯威胁称,如果马吉尔不辞职,他将取消一份价值约1亿美元的巨额捐赠。《纽约时报》称,自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各大学校长试图在亲巴勒斯坦示威者的言论自由权与担心他们的某些语言具有反犹主义色彩之间取得平衡。在听证会上,3位大学校长都表达了对反犹主义的憎恶。但《华盛顿邮报》称,在大多数人看来,校长们的平衡尝试最终被认为是软弱无力和法律上的模棱两可。

博克9日为马吉尔辩护,称她“没有丝毫的反犹主义”,“已经因为数个月无情的外部攻击而疲惫不堪”。“对于这个充满敌意、高风险的场合,她准备过度,过于‘律师化’,对道德问题提供了法律答案,这是错误的。5个多小时的证词被制作成了可怕的30秒片段。”博克称。

麻省理工学院力挺校长,哈佛大学保持沉默

“一个下台了,还有两个。这只是解决摧毁美国‘著名’高等教育机构无所不在的反犹主义的开始。”斯蒂芬尼克10日在社交平台X上写道,并要求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做正确的事”,称“全世界都在看”。《纽约时报》称,马吉尔的批评者普遍欢迎她的辞职,但没有给她喘息机会,并借此向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施压。但这两所学校都拒绝对校领导的职位发表评论。

据《国会山报》报道,听证会后,众议院宣布对这3所大学的校园学习环境和纪律政策进行调查。麻省理工学院董事会7日发表声明,表示对校长莎莉·科恩布卢斯给予“全力和毫无保留的支持”。声明赞扬科恩布卢斯“做了出色的工作,包括解决反犹主义、伊斯兰恐惧症和其他形式的仇恨,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麻省理工学院完全拒绝的”。10日,哈佛大学校刊The Crimson称,与宾大董事会要求校长辞职、麻省理工力挺校长不同,哈佛大学的最高治理机构没有对本校校长克劳丁·盖伊的职位发表任何评论。

《纽约时报》称,马吉尔辞职引发学界担忧。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宾大分会发表声明说,数月来,捐赠者、游说组织和国会议员一再歪曲宾大教职工和学生的言行,因为他们表达对巴勒斯坦平民的担忧并批评加沙战争,就称他们是“哈马斯支持者”“呼吁种族灭绝”;这些攻击“威胁教师和学生研究、教学、学习和公开讨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历史、政治和文化的能力”,“触及教育机构使命的核心:促进开放、批判性和严谨的研究和教学,为民主社会的公共利益创造知识”。

《华盛顿邮报》称,在宾大校园里,人们对校长辞职的反应不一。“这其实并没有那么令人惊讶,”20岁的大三学生维奈·科斯拉说,“人们一直在敦促她辞职……话虽如此,我认为这开创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先例,即捐赠者是学校的掌权者,而不是学者,甚至不是管理人员。”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塔利亚·汗告诉路透社:“我们担心,校长们没有解决反犹主义或伊斯兰恐惧症问题,因为他们太害怕了。问题是,校园里没有一个学生感到高兴——犹太学生不高兴,穆斯林学生也不高兴。”

美多所大学学生状告学校

《华盛顿邮报》称,校长们的证词重新引发了一场更广泛的辩论,即大学如何界定攻击性言论和威胁性行为之间的界限——加沙战争所引发的情绪使这一话题变得更加棘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院长欧文·切默林斯基表示,关于言论自由在哪里结束、骚扰从哪里开始的讨论是微妙的,而国会听证会并不是讨论细微差别的好地方。

英国《金融时报》9日称,美国的精英大学正受到中东局势的影响。犹太学生抱怨说,他们在校园里被骚扰和恐吓。“大学捐赠者——许多是犹太人,但不是全部——正在撤回捐款,并公开呼吁罢免一些大学领导人。与此同时,大学教授在遏制仇恨言论和维护言论自由之间进退两难。”校园里的争议也蔓延到了法庭上,宾大、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大学等多所美国高校的犹太学生起诉他们的学校,称学校未能采取足够措施阻止反犹主义。

关于美国高校环境的变化,多家媒体提到另一个问题:美国年轻人对巴以问题的态度与老一辈不同。英国《卫报》9日称,自两个月前加沙战事爆发以来,愤怒的美国年轻人一直站在日益壮大的巴勒斯坦团结运动的最前线。“年轻的美国人,尤其是民主党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马里兰大学巴以问题学者特尔哈米说。《纽约时报》称,甚至连美国犹太家庭在以色列问题上也面临着代沟。“Z世代”和年轻的“千禧一代”经常将以色列视为压迫巴勒斯坦人的占领国,这让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感到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