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半世风流半世僧,从风流浪子到佛门一代宗师的故事

2024-10-22 01:44 来源:网络 点击:

弘一法师:半世风流半世僧,从风流浪子到佛门一代宗师的故事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天津一个富商之家,71岁的李世珍在院子里焦急地踱来踱去,他的娇妻正在临产,妻子17岁,是他的小妾。

这是一对老夫少妻,这样的年龄搭配在现在这个时代,显得有点不可思议,可在当时那个时代,却很平常。

"哇!”的一声,随着孩子的一声啼哭,“是个公子!”产婆满脸笑容地报喜道。初为人母的王凤玲,心里终于落下了一块石头。

她有了自己的儿子,在这个家里,她终于有了自己的依靠,在这个家里,她总算有了生存的地位,有了生活的希望。

“快看呀!”随着一声丫环的叫声,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大家看到的是一只喜鹊,长得非常漂亮,口衔着松枝送到产房内,放下松枝就飞走了。

大家纷纷称奇,李世珍夫妇看着这瑞相,他们笃信佛教,心里明白这是佛菩萨的加持,这个儿子不凡,将来一定与众不同。

这个佛赐祥瑞的孩子就是弘一法师:李叔同,这根松枝一直伴随着他,走过曲折又神奇的一生。

弘一法师,俗名叫李叔同,出生在1880年,清朝末期。父亲李世珍,是做盐生意的,还开钱庄,是天津的巨富。

他从小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是现在所说的富二代。长大后俊朗、飘逸,潇洒有才,过着挥金如土、灯红酒绿,奢侈富贵的生活。

可是,有一天,他却出家了,苦行学道,被尊为律宗第十一世祖。

他的一生,李叔同和弘一法师似乎是两个不同的人,一个是曾经风流倜傥的花花公子,一个是普度众生的得道高僧。

正如弘一法师出家后所说的:世间再无李叔同。

弘一法师曾经是一个大艺术家,在话剧、文学、戏曲、书法、绘画、音乐等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国画大师潘天寿、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都是他教出来的学生。

他创作的歌曲《送别》,传承了一百多年,被几千名歌手上万场传唱,流传至今,经久不衰,这首歌太经典了,被赋予了太多离愁的伤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当代歌手朴树唱着、唱着就流泪了,他说:“如果这首词是我做的话,我宁愿当场死去。”

这么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怎么走上了出家的道路呢?这还要从他的佛化家庭说起。

他的父母笃信佛教,家里设有佛堂,书柜里还有各种佛学书籍,年幼的李叔同初一、十五,经常随同母亲到寺庙里去烧香、拜佛。

很小的时候,他就会背诵《大悲咒》、《心经》等佛学经典。五岁的时候,李叔同的父亲就因病去世,没有了父亲的李叔同与母亲相依为命。

他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脸上过早失去了纯真的笑容,他不爱与小伙伴一起玩耍,过早地失去了孩子身上天生的童真、童趣。

李叔同15岁时,做过一首诗:“人生犹如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小小的年纪,他就显得如此通透,他仿佛看透了人生。

他诗句里的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啊,就像西山会落下去的太阳一样,终归会落下,富贵,就像草上的霜一样,也很快就会融化。

李叔同26岁那一年,从小相依为命的母亲病危。他出去一心想着为母亲挑选名贵棺木,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母亲与世长辞。

每见上母亲最后一面,没能为母亲送终,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父母双亡的李叔同感觉自己像一个孤儿,失去了依祜,他仿佛像一片孤舟在人生的大海中飘零。他决定远渡重洋,东渡日本,在日本,学习到了西方的音乐和绘画。

回国后,还办过杂志,做过老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与丰子恺、刘质平结缘。

丰子恺打了教务主任,李叔同出面立保,才没让丰子恺被学校开除,成就了一位有才学的画家。

家境贫寒的刘质平,去日本留学无力支撑学业,李叔同从自己生活费中挤出一些,资助他继续学习,成为了著名的音乐家。

年轻的李叔同像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教书闲暇之余,他喜欢到寺庙打坐、诵经,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终于有一天,他跑到杭州虎跑定慧寺去断食。

在这17天的断食过程中,他的身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清净的寺院,袅袅的香火中,他静静地打坐,他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

与名伶杨翠喜的初恋,在戏园子里,他们眉目传情,痴迷相望。两个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志趣相投,真心相爱。

可爱情抵不过现实,杨翠喜嫁入京城官宦家做妾,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很快就遗忘了情深的李家三少爷。

家中为他娶了门当户对的妻子俞氏,俞氏端庄贤淑、是富商的女儿,但李叔同却与她没有丝毫的感情,再加上儿子的早夭,使他对这个家越发冷淡。

他支持戊戌变法,结果变法失败,李叔同为了避祸,带着家人逃到了上海。

来到了大上海,他豪掷千金,为红颜知己赋诗,与才艳的名伶附和,每天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他作诗作词,以文会友。加入“城南文社”,与许幻园、张小楼、蔡小香、袁希濂结拜金兰,称为“天涯五友”。

一日,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好友许幻园来找他,没进屋,就在院子里喊了几声:“李叔同!我破产了,一无所有了。”转身踉跄而去。

李叔同望着黑夜中好友消失的身影,不由得悲从心来,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送别》。

往事如烟,在李叔同的心中泛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决心斩断情缘,皈依佛门。

1918年,农历七月十三日,李叔同在虎跑定慧寺出家,取法号:弘一,那一年,他39岁。

李家三公子出家的消息一时传遍了大街小巷,他的妻子、朋友、孩子,身边所有的人都不理解他。

朋友劝诫他说:“你如果出家了,那岂不是要抛妻弃子,你的家庭、事业怎么办?”

弘一法师说了一句话:“若我李叔同暴病而亡,想不抛,也难呀!”

日本的妻子在寺院外跪求三天,他都是避而不见。

后在一江面相遇,妻子看着眼前的丈夫,开口问道:“叔同,叔同。”

李叔同回答:“请叫我弘一。”

“弘一法师,请教什么是爱?”

"爱,就是慈悲。”

出家后,弘一法师便过上了苦行僧的生活,他吃百家饭,穿百纳衣,一件僧衣一穿十几年。

他费尽心力,完成著作《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这也是他为佛学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1942年秋,弘一法师从容安排好自己的后事,写下四个字“悲欣交集”。为世人留下1800多颗舍利子和600多块舍利块。身边还有那枝陪伴了他一生的松枝。

弘一法师的一生被誉为“神童”,他一生半生繁华半世僧,一生留下许多难解之谜,供后人去猜想,去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