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的哥哥粟沛,他那传奇的人生

2025-01-20 23:44 来源:网络 点击:

粟裕大将的哥哥粟沛,他那传奇的人生



粟裕大将的哥哥粟沛,是他唯一的亲兄弟,我无缘见过。粟沛的儿子粟刚兵,我们颇有交往,有着比一般文友更多的情谊。

粟裕的父亲粟嘉会,清末时考取举人,因为再试无果,后来安心务农、经商。随着粟裕慢慢长大,嘉会先生想让粟裕管理已经衰落的家业,却遭到了粟裕的反对,父子产生过矛盾。1924年2月,哥哥粟沛给父母说情,并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支持弟弟外出求学,促成了粟裕入读省立第二师范,在校接触到更多的进步思想和革命理论。

粟沛,号雨农,生于1903年2月,是粟裕大将唯一的兄弟,也是他所敬重的亲人。1924年冬开始,粟沛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了大革命运动,并加入了国民党,在本地从事一些北伐的宣传工作。

1926年,粟裕从学校回家,父母趁此催婚,粟裕处于郁闷和痛苦当中,并写有对联“整日读经,何堪国事?终朝面壁,愧怍须眉”。粟沛当然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他经常上楼开导弟弟,以理解和同情的心情劝他:“你硬顶不能解决问题,不如表面答应下来,但是要求毕业后再完婚。”这样,粟裕才能重回学校,然后远离家乡投身革命。

在会同,粟沛积极接受进步思想,投身了火热的农民运动。1927年,他被选为会同县农协筹委会主任,因为他经常手持广播筒上街宣传,百姓称其为“粟大炮”。同年5月初,粟沛出席了湖南省各县党务联席会议。会议闭幕后,醴陵的代表李味农、夏雪池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不等批准便发生了“马日事变”,从此与我党失去了联系。

粟裕参加革命后,会同的反动当局找嘉会先生要人,他受不了逼迫,四处躲藏,年仅43岁就悲惨离世。粟沛也没有办法,改名换姓逃亡他乡,做过裁缝铺学徒,也在武昌、长沙等地做过铁路文书,还在益阳、洪江办过报纸。

1938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后,社会形势稍微好转,粟沛才回到了家乡。这年,中断音信11年的粟裕也与家人取得了联系。粟裕不时给兄妹寄来进步书籍,宣传革命道理,粟沛也积极参与了当地的抗日宣传活动。后来,他担任了会同县财政局长,参加发动了多批会同青年参军抗日,并为前线筹集了大批钱粮。

“皖南事变”以后,粟沛与粟裕的联系转入秘密状态。一次,粟裕邮寄了一些进步书刊给妹妹,被国民党县党部在会同简易师范查出,书记长明译荣带人找到粟沛经营的“祛病药店”问罪,幸亏多方帮助才得以化解,粟沛也被免去了县财政局局长一职。

1946年,德高望重的粟沛被选为会同县参议会副议长,但是一直被国民党当局监督,还曾躲过了国民党匪兵的暗杀。1949年10月4日,会同解放,粟沛被推举为会同县临时维持会主任委员,为配合会同平稳过渡积极工作。他还亲自修书并担保,促成了“会同县自卫总队”队副龙志高率110人枪投诚。同时,他担任了会同县剿匪委员会委员,为当地剿匪作出了贡献。

在驻会同解放军的安排和有关人员护送下,1949年农历10月上旬,粟沛陪母亲梁完英,以及妹妹粟翠琴、粟翠云到达南京,见到了分别25年的粟裕。有一次吃饭时,粟裕说:“1939年,我写信要你来参加新四军,收到回信时感觉不是你的笔迹,内容也不对劲,以后再也不敢给你写信了”。粟沛说:“难怪明译荣多次质问我跟共产党联系,原来是他们截留了信件,然后以我的名义给你写了回信。”

粟裕对哥哥很关心,安排粟沛进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习,这是一所改造旧军政人员的学校,粟沛却希望进华东军政大学一总队,粟裕认为不妥,说:“那是高干总队,人家有十几、二十几年的革命历史,你去怎么行?我要挨扁担的。”粟沛觉得,既然如此,我回家当老百姓去,我还有一些医学知识可以治病救人。

粟沛回家后,作为迎接解放的有功人员,被政府安排到洪江赣才中学当副校长。1953年,有位教师揭发出一起“反革命案”,当事人认为粟沛有靠山,就诬陷他也在其中,致使粟沛被判刑4年,不久保外就医,后来痢疾恶化,不幸去世。1984年12月,怀化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撤销了原黔阳专署公安处的判决,对粟沛“宣告无罪”。

粟沛蒙冤后,他的儿子粟刚兵被送到南京,跟奶奶和叔叔婶婶一起生活,后就读海军军医大学,希望继承父亲喜爱的医学事业。粟刚兵曾在电力部门工作,后来出任过浦东新上海商业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上海新四军研究会一师苏东分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著有《粟裕大将军》、《虎啸雪野——华东野战军征战录》、《藏剑露锋》等作品(笔名侗枫)。

1996年,为了修建粟裕希望小学,我陪县委书记侯良卓等领导到上海,第一次拜访了刚兵先生,他陪我们到了青浦县、上海一钢、上海青基会等地筹款,后来我们一直有联系,他每到会同总要找我聊聊,并两次一起在上海看望他的小姑姑粟翠兰。一次,我陪周农县长到上海,他高兴地当着一群人,背诵了我的散文诗作《致女儿》。现在,可惜他已经仙逝,但是此情此景,使我永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