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新型核导弹面世,“无限射程”的核导弹,轻松打击美国本土

2025-01-19 22:55 来源:网络 点击:

俄罗斯新型核导弹面世,“无限射程”的核导弹,轻松打击美国本土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来源/风雅硕作者/风雅硕

2020年底,俄罗斯媒体高调对外宣布,本国已经拥有了最新型号的核动力导弹。

俄罗斯方面的高调宣布,也指出核动力导弹可以实现全天候运行,无限续航,永远不会坠落与停航,甚至在袭击美国本土的方向上也能够随意调整,实现出其不意的目的。

俄罗斯将自己的核导弹,命名为海燕。

而美国以及北约,面对俄罗斯这一款新式武器也感到了担忧与恐惧,并给它起了一个相当贴切的名字,永不坠落。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人对此款导弹的性能以及实力的担心。

众所周知,既然叫做核动力导弹,那么其首要条件就要解决的是核动力问题。

而在一枚导弹上要安装上核动力驱动,简直是一个世纪难题,美国人在面对此方面时,也出现了重大的失误。

美国曾经在当年为了加强与苏联的军事优势,所以也提出、并研发过核动力导弹,而且在核动力导弹驱动装置和发动机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只是,令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核动力发动机所带来的隐患也是无法弥补的,因而美国在积极实验与改造之后,也只能选择无奈的放弃,最终导致美国人的核导弹计划终止,退出了历史舞台。

当时,造成美国人停止研发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条是,核动力发动机的安全问题。

要知道实现核反应堆的体积小量化,是一个具有世界挑战的难题,美国人在尽可能的范围之内将核发动机做到了体量小、体重轻的程度。

但是,却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果,核辐射严重超标,已经严重威胁到安装甚至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在核导弹运输、发射时,必然要途经美国本土,这样一来对本土环境的破坏是一个不可逆的结果。

基于安全考虑,美国人也没有继续把实验进行下去。

另一方面,则是基于核导弹突防速度的需求。因为核发动机的小型化,使得其所能提供的动力也十分有限,进而造成了核导弹在飞行速度上,一直无法达到较高的速度,特别是在末端突防时,速度虽然有所提升,但依然满足不了美国人的科技需求。

速度慢,就意味着被拦截的可能性较大,其战略价值以及战略威慑作用就会被降低。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美国人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计划,而此次俄罗斯方面高调宣称,已经对核导弹实现了重大突破,并有可能已经进行了试射。

俄罗斯人研制的核导弹与美国当初的核导弹相比,拥有更小的体积,更小的内部空间,可见其核动力发动机方面,已经做到了更加优秀的选择与安排。

俄罗斯同时对核导弹的续航里程做出了重大的预判,可以轻松达到2万~3万公里,并可以像航空母舰一样实现天空中永不停止,无限运动的功能。

而作为一款核动力导弹,海燕却拥有极其优秀的低空巡航能力,特别是临近攻击目标时,可以降低巡航高度,实现50~100米的飞行高度。

这无疑保证了海燕不被雷达发现,战场生存能力,以及突防能力异常显著。

而核动力导弹的另一个优势则是,机动性能优异,即使在雷达上被敌方国家发现核导弹,也可以实现自主转向,不用担心所携带的燃料不够。

同时,俄罗斯为解决核动力发动机所带来的辐射问题,将海燕的生产、运输、发射地点,选在了北极圈方向。

这样一来,就极大的避免了核动力发动机,对本国国土与环境的污染破坏问题,解决了核导弹的后顾之忧,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进行实验与发射。

而西方国家面对俄罗斯最新型的核导弹,无不感到惶恐不安,毕竟在欧洲人的头上,甚至美国人的头顶上又悬上了一把锋利的宝剑,使得他们如坐针毡。

俄罗斯也期望通过核导弹的研发与投入,使得在对美国的战略威慑方面,由被动化为主动,抵消美国人在航母、飞机等方面的优势,继续保持俄罗斯对美国的战略威慑。

每一款核武器的面世,甚至其他具有杀伤力大的武器,都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战争,并不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最佳方案,而是应该,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纠纷与难题。

没有任何人,希望在地球上看到核战争的发生。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