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不见佛,盛世不见道,这个说法从何而来,靠谱么?

2024-10-07 06:54 来源:网络 点击:

乱世不见佛,盛世不见道,这个说法从何而来,靠谱么?

这样的题目,可能会引来争议,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句话的存在。

首先,“乱世不见佛,盛世不见道”,这句话从何而出?

其实真没那么多弯弯绕,就是一个普通百姓,对世事万象的朴素认知,说了出来,并被大家认可,传了开来而已。

因为,的确存在这种现象啊,不是么?

中华的历史,每逢乱世,这样或那样,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道教的影子,例子我就不举了,大家都熟。

至少,在这些起事之初,道教以及以他为核心,用各种花里胡哨的名头的教派,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而一入太平时节,道教的确就沉寂了许多,成了一个不问世事的存在。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佛教与人的观感,的确与此刚好相背啊。

“僧兵”?

个别现象,取代不了整体观感,尤其是大众的朴素认知。

那么,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什么样的因素,在推动着他呢?

这就得说到,道教与佛教,各自的社会功能定位。

佛教其实传入中国很早,大致在东汉,三国期间,逐渐传开。

到了西晋时期,就有成规模的译经活动了。

但是这时的佛教,与后世所认知的有很大不同。

第一,这时的佛教,走的是高端路线,着重于在权力阶层的传播。

第二,佛教这时并没有经过本土化改造,秉持的还是他的原生教义。

从南北朝后期,直至隋唐,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中下阶层民众财富与知识的不断积累,逐步有了精神层面的需求。

大唐开国,为了对冲豪族世家阶层,对儒家知识体系的垄断,采取了两个手段并行的策略。

一方面,大唐以“李”姓为由,尊“道教”为“国教”,在权力阶层大力推广。

另方面,通过大规模的译经活动,对佛教教义作系统的本土化改造,进而在中下阶层推广。

这样,一上一下,两面夹击,以对尾大不掉的世家豪门作制衡,并不断的形成冲击,以稀释其影响力。

经过改造之后的佛教,一变而为满足中下阶层的精神需求,维持社会稳定的辅助。

如此,道,儒,释三家,各自完成自己的阶层定位,共同支撑一个社会体系的稳定运转。

这样的结构性功能定位,虽经历后来种种变化,大体上一直没变。

道教源出于中华本土,如果放在整个世界的发展历史中来看,他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

道教源出于道家思想,却又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事物。

表面来看,道家思想是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种。

其实不然,相对于“诸子百家”来说,只有道家思想才是经过社会检验的,完整成熟的治国之“道”。

《周礼》,就是这个“道”的具体应用,而为“术”的产物。

是的,道家思想其实就是西周的官学教育系统知识的凝结。

《汉书艺文志》中,讲的很清楚,“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道裂为百”,讲的就是东周之后,随着生产力的跃进,原有社会稳态结构被打破,官学系统崩溃之后,新兴的士人阶层,无法得到系统的完整教育,凭借各自得到的支离破碎的知识,所推演,发展出来的,对于当时社会变化作出的各种解释,也就是“诸子百家”。

道家思想的实际应用功能,随着时代变化,虽然已经失去了意义,但他的思想,他的一整套认知事物的“世界观”,却传承了下来,成为支撑我们传统文化的主根系。

道教,则源起于东汉末年,他以道家思想为核心主体,揉和了当时民间流行的鬼怪,巫术等种种形式。

这样的两重性,就造就了道教极为独特的社会功能定位。

太平时节,道教往往受统治者青睐,与大众没有多少瓜葛。

乱世时期,道教所内涵的道家思想中,本就具备的组织功能,以及他迎合民众思想,利于快速普及的特性,往往就被人加以利用,爆发出极大的能量。

以上,就是我对“乱世不见佛,盛世不见道”,这一说法,现象的理解。

归根结底,这是由佛道两家不同的特性而来,并无高下之分,很多对此说愤愤不平,或者借以贬此扬彼的,多少都有点无厘头的味道,说的根本不是一码事。

结语:论起来,道教所起到的社会功能,更像是维持一个社会的底线,他所面对,所试图解决的,是亿万草民的生存问题。

而佛教所起到的,是在生存,温饱保障之后,慰藉,支撑人的精神世界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