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牛别名地牯牛,小孩子的喜爱,只生活在沙里,形状类似耕牛

2024-10-06 23:15 来源:网络 点击:

沙牛别名地牯牛,小孩子的喜爱,只生活在沙里,形状类似耕牛

沙牛,学名为蚁狮 ,别名金沙牛,沙鸡,沙王八,地牯牛等,成虫即蚁蛉,昆虫名,为脉翅目、蚁蛉科。蚁蛉多属中或大型昆虫,形似蜻蜓。蝶角蛉类与其近似,但蚁蛉的触角较短,呈棒状,且尖端逐渐膨大并常稍弯,翅脉的翅痣下方均有一狭长的翅室,而蝶角蛉的触角很长,可与之区别。

蚁蛉通体暗灰色或暗褐色,翅透明并密布网状翅脉。头部较小,但一对复眼发达并向两侧突出,口器为咀嚼式,腹部细长。成虫体长23~32mm,展翅52~67mm,静止状态时,两对翅自胸部背面向体后褶叠呈鱼脊状,覆盖体背直到腹部末端。

沙牛卵产于沙地或沙质土的疏松层表下约1cm处。卵粒椭圆形,长轴约1.8~2.0mm,卵呈现浅黄色或略带浅绿色,卵表粘裹着一薄层沙粒。

蚁蛉科幼虫通称蚁狮。体近似纺锤型,头和前胸较小,中后胸较发达,腹部肥大,体表生有着生刚毛的毛瘤。头扁平,前端有一对形如钳状的强大弯管,为一对由上下颚分别形成的颚管,称双刺吸式口器。腹部末端肛门特化成抽丝结茧的纺织器。个体大小因种和生长期而异,幼虫共分为3个龄期,一般1龄体长1~8mm,2龄为4~12mm,3龄为6~20mm。幼虫头部和胸部有色斑,本科幼虫这些色斑可用来区别种类。

沙牛为裸蛹,成熟幼虫在沙中结茧化蛹。茧为球形,丝质,浅灰白色,茧表面粘裹一层沙粒,茧壳较坚韧。直径约5 mm。

沙牛均为肉食性,本科穴蚁蛉等种类的幼虫生活在沙地或沙质松尘土的地表层下,将细纱或尘土筑造成一个漏斗状"陷阱",将自身隐藏在"陷阱"底部沙内,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捕猎小型节肢动物(主要如蚂蚁)为食,当猎物误落其"陷阱",滚落"陷阱"底部时,立即从沙中伸出其强大的口器钳住猎物,拉入沙内吸食。有时猎物未被捕住,向上爬行企图逃离"陷阱",此时蚁狮即用其扁平的头顶和口器向上抛出沙子,将猎物击落"陷阱"底部而捕食之。蚁狮能捕食与其体积大小相近的猎物,捕食动作迅猛,一旦被其捕捉住就难逃脱,故美其名曰:蚁狮。

沙牛3龄幼虫在结茧前夕停止取食,迁移至沙地较深层或边界处,有利于附着结茧且隐蔽安全。完成抽丝结茧后,先蜕掉末龄幼虫皮而后化蛹,蛹期一般21天左右。

沙牛羽化前由其裸蛹咬破茧壳,从茧壳内爬出并钻出沙层半身,随后即蜕皮羽化。蜕下的蛹皮留在茧破口处或沙地表,蛹皮灰色半透明,其前顶端有一对"角",形如牛、羊头。

沙牛成虫在深夜羽化,完成羽化展翅后,首先是将幼虫期积存在体内的一大粒粪便(称为"宿便")排出体外,宿便由幼虫期中肠后段包裹而成,为灰褐色,表面光滑坚硬,长约3~4mm。

沙牛成虫为夜行性昆虫,白天静伏于林间树枝或近山洞灌木草丛中,夜间飞出觅食和交尾产卵。其成虫亦为肉食性,捕食夜间飞翔活动的小型昆虫。蚁蛉成虫羽化后,需要一段时间补充营养,性腺才能完成发育,称为产卵前期。穴蚁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产卵前期为7~11天。

沙牛并不咬人,见到沙子就爱往下钻,仿佛生怕人看见,好躲藏起来。因此我们常常先在手掌心上放一把沙子,再将沙牛捉来放到沙子上,看着它一路往下钻,钻到手掌心,痒痒地不见踪影,只在上面流下一个小小的沙陷,这也是我们寻找沙牛的依据。

沙牛行动是向后退的类似于虾的活动。沙牛的窝呈漏斗状,里面全是细沙,大粒的沙石会被它的小牛角给撬出沙坑,制造一个螺旋状的沙漏,只要小虫掉进细沙里,就会陷下去,这时沙牛就会有大嵌拖着猎物往沙里钻,导致小昆虫窒息死亡,最后享受美味。

沙牛的生命力极其顽强,通常不吃不喝可以活一年。它们在每年5-8月,会裹一个沙球把自己包围住,在里面化蛹,直至羽化成虫。

蚁狮有各种异名,如砂挼子、倒行狗子、睡虫(《本草拾遗》),沙谷牛(《生草药性备要》),沙牛(《本草求原》),蚁狮(《动物学大辞典》),砂牛虫(《陆川本草》),金沙牛(《生草药手册》),地拱(《四川中药志》) 。沙牛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小东西,只有豆粒般大小,模样儿看起来非常精明,只生活在沙里,形状类似耕牛,便称沙牛。 其实是吃小型昆虫,如蚂蚁之类的。

看更多新奇动植物,关注奇文导航,我愿为你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