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丫环出身,一生无名无分,养育了6名国家栋梁,晚年却屈死牛棚

2024-07-05 00:09 来源:网络 点击:

她丫环出身,一生无名无分,养育了6名国家栋梁,晚年却屈死牛棚

静谧的北京植物园的一角,坐落着一方小小的墓园,这里长眠着墓园设计者梁思成的双亲,那位曾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叱咤风云的梁启超和他的夫人李蕙仙。

还有一块不起眼的卧碑,碑旁有一棵茂密的白皮松,它叫“母亲松”,是为了纪念一位叫王桂荃的姑娘,她是一个生活的强者,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身世坎坷,随入梁家

王桂荃生于四川广元,原名是听起来有些土气的“来喜”,同许许多多当时生活在这片黄土地的普通女性一样,“来喜”出身贫寒,幼年即先后丧失双亲,她被继母悲惨地贩卖出去,竟在六年间转手四次,在最后一次,她被卖到李家,见到了她要侍奉的李家大小姐李蕙仙。

李蕙仙是有名的大家闺秀,她是时任晚清重臣李端棻的堂妹顺天府尹李朝仪的女儿,和“来喜”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李蕙仙嫁给梁启超后,王桂荃便随同小姐陪嫁到梁家,她当时才十来岁,做事麻利口齿伶俐,梁启超听不惯她的名字,将其改为“桂荃”。

丫环与母亲

婚后两年,李蕙仙为梁启超生下长女梁思顺,但过了好几年才生下长子梁思成,此时的李蕙仙已经过了当时适合安全生育的年龄,出于为梁家开枝散叶的愿望,李蕙仙便有让身为贴身丫鬟的王桂荃与丈夫同房的想法。

戊戌变法失败,两大亲家尽数逃亡日本,王桂荃就在其中,年轻聪慧的她在日本学得很快,不久便会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家中的对外联络事宜几乎都交给她处理。

她的眼界在新兴的现代社会中开拓了,也就是在她十七岁的时候,她和梁启超擦出爱情的火花,成为了梁启超的侧室,之后为他诞下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在古代纳妾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给个名分就过去了,可王姑娘偏偏身在梁家,梁启超是当时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先锋,如若被外人知道梁启超有二夫人,怎么也说不过去,于是连名分也没有了,梁启超对外写信中,也多是称王桂荃为“王姑娘”或是“王姨”

但王桂荃终归是朴实善良的姑娘,她没有想过得到名分,而是尽心尽力地培育着梁家的孩子,不管是否为自己所生。

她为梁家付出了太多太多,在颠沛流离险象环生的日子里,她是李夫人的得力助手,家里最为操劳的女人,她是梁启超的心灵慰藉,是一个默默支持他去干事业的贤内助,是孩子们日夜相伴的那个总是温柔勤劳的母亲,孩子们称李蕙仙为“妈”,称王桂荃为更亲切的“娘”。

梁思成在日记里回忆这个不是生母却胜似生母的“娘”时,会发自内心地觉得她“很不容易”。

其中还有一件往事,当梁思成拿着考差的成绩单找到妈妈李蕙仙时,她当即拿出鸡毛掸子便要抽,王桂荃赶忙站了出来替梁思成挨了一下,气上心头的妈妈收不住手,王桂荃又挨了几下,随后王桂荃忍着痛把他拉到一边苦口婆心地教导起来,那些朴实的真心为你好的话语,他记了一辈子。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这个佳话的后半段是由王桂荃独自演绎的,三十年代李蕙仙,梁启超先后离世,王桂荃负重前行,无怨无悔,九个幼小的生灵,在“娘”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但经济压力始终是巨大的,家产悉数被卖去补贴家用,王桂荃拉扯着九个孩子顶着抗战生活的压力过着省吃俭用的生活,但教育上的投入却丝毫没放松,像是梁思礼申请到了去美国读书的名额,王桂荃砸锅卖铁给他凑足了学费。这位伟大的母亲,格局也是非凡。

儿女们渐渐出人头地,离开了她奔向不同的远方,王桂荃在小楼里独自等待着,个中孤独寂寞,像是现在的空巢老人。

之后新中国成立,儿女们渐渐归来,王桂荃也搬进北京的一家四合院,家庭的团圆让她喜悦,她总是微笑着,毫不吝啬地拿出省吃俭用出的钱给儿孙们,但命运似乎又跟她开了个恶毒的玩笑。

1968年,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王桂荃被认为是“保皇派老婆”,竟然被迫与儿女离散,以患着肠癌的风烛残年的病体在凄凉的寒风中扫着大街,住的也是简陋的牛棚,但死亡终究还是悄然来临,夺去了这位奉献一生的母亲的生命,屈死于牛棚之中。

她膝下的六个儿女:次子梁思永是著名的考古学家,同时也是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三子梁思忠曾毕业于西点军校,当过国民革命军的炮兵上校,却于25岁在淞沪战场因病去世。

四子梁思达同样是才华横溢,曾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五子梁思礼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同时也是著名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三女梁思懿则毕业于燕京大学,是社会活动家。

四女梁思宁曾是是新四军军人和陈毅的部下,为革命而奉献。都是当之无愧的人中豪杰。

结语

1995年,梁氏后人在梁启超墓旁坚持为王桂荃栽下了一棵白皮松,在涛涛的松声中,我们可以想见,这位伟大的母亲用她那深沉的母爱,给后人留下多么美好而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