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共同富裕村之16~航民村

2024-12-24 08:35 来源:网络 点击:

集体共同富裕村之16~航民村

航民村简介

航民村地处钱塘江南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东部,原航民村800多人仅靠400多亩地维持生活,人均年收入才148元。

2020年,航民集团已拥有28家企业,108亿元总资产,职工1.2万人,年总产值102.65亿元,年综合经济效益9.65亿元,职工人均收入6.6万元,村民年收入6.1万元。

走入航民村,犹如徜徉在绿树成荫、鲜花处处的大花园。家家户户住上庭园式楼房和别墅,人均居住面积100平方米以上。新村区块实行24小时热水供应,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免费的,上大学还有奖学金和生活补贴;村民每人每年发放福利费3000元,60岁以上的老龄村民每人每年加发3000元;大米及菜油免费供应,节日期间,还发肉、禽、鱼等。同时,航民还实行“活”的补助政策,对患病村民进行倾斜补助。

实现了“全村没有困难户、家家都是富裕户”,是一个“充分就业+按劳分配+社会福利” 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航民村带头人——朱重庆

1978年5月,时任会计、兼手扶拖拉机手,年仅25岁的朱重庆,被群众推举为航民生产大队刚刚办起来的农机圆钉纸制品厂厂长。

1997年组建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朱重庆带出来的航民村,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一家变多家,从手工小作坊到现代化企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走农村工业化的路子,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重庆说:“坚持共同富裕,是广大村民的朴素要求,也是航民村发展的一条经验。在农村,真正能做“老板”的有几个?绝大多数人的富裕必须依靠集体”。

航民村的发展历程

1978年5月,朱重庆带领农机圆钉纸制品厂26名职工,当年赚了3万元。

1979年,朱重庆用航民生产大队6万元,办起印染厂,印染厂正式投产第二年,实现产值40万元,利润14万元。

1981年,实现利润38万元;1982年,利润超过100万元,成了萧山第一个“百万富翁村”。

1987年,村民主动要求村里收回承包责任地,村里顺应民意,发挥集体经济力量大的优势,建设起机械化农场和养殖场,进行集约化粮食生产经营。生产出来的粮食、蔬菜、禽蛋和水产品,村里按各户人口供应给村民,剩余的投向市场。

航民村先后投入上千万元进行标准农田改造900亩,分片建立了3个农场,以机械化大生产来解放农业劳动力,17个农业工人管理农田,60亩鱼塘,还饲养禽畜、鸵鸟,种梨、种桃等,2020年生产粮食60.5万斤,菜籽6.7万斤。

90年代,产权制度改革风起云涌,航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到了需要进一步理顺生产关系、转换经营机制的“关结点”。村党委经一年多的调研,反复征求全体村民意见,在改制中依然坚持了“多劳多得、共同富裕”的原则:航民集团3亿多元的净资产中,集体占56%股份,其余44%以实际“村龄”、“工龄”和贡献大小量化到个人。这次改制,既保证了企业发展的后劲,又使村民、职工、经营者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了富有活力的共建共享机制。朱重庆与其他职工和村民一样量化股权,没有额外多得一股。

2004年8月,“航民股份”在上交所顺利上市。

航民的主业纺织印染业的装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产品质量与国际主流市场接轨,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印染企业之一。由于印染以及与其配套的热电等项目都是有污染的,航民村为此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重视环境治理,热电厂实行集中供热,拆除分散在各厂的小锅炉,关停水泥厂立窑,净化大气环境;建造日处理能力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