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闭症少年雷文锋死亡七年祭

2024-10-07 00:56 来源:网络 点击:69

一个自闭症少年雷文锋死亡七年祭

时间的指针滴答滴答走到了2023年的8月。

本来这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虽然都有自己值得纪念的人和事,但是似乎又总是在忙碌中扭头或者一转身就忘记了。

可是,在自闭症圈内,距今7年前的2016年8月,却发生了一件当时足以震惊全国也震撼自闭症圈内数以千万计家庭的惨剧——《一个自闭症少年的死亡之路》——新京报抽丝剥茧记录了当时发生在广东深圳一位名叫雷文锋的15岁自闭症少年从住所走失,经历一路向北,从东莞到韶关,从派出所到救助站,从医院到托养中心,117天后被宣告死亡。

当时震惊全国的“一个自闭症少年死亡之路”如今已经走过了7年。

对于死者来说,7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数字。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往往是忘记。

对于不能忘却的纪念,在7年后的8月,再次记起这个名叫雷文锋的自闭症少年,或许可以忘记,但是对于当事人家庭以及自闭症圈内来说,却并不能忘记。

因为他的名字和遭遇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正如他父亲雷洪建在找到他骨瘦如柴死时完全辨认不出他的模样,直到确认他身上的一处标记才得以确认,事后,父亲已经带着骨灰回到深圳后说,“儿子的死若能换来700多人(托养中心被查处前所托养的人数)的希望和避免类似事情发生,也算死得有意义了。”

这种悲痛和绝望,是常人所无法感同身受的。

翻看之前的新闻报道,雷洪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雷文锋患有自闭症,智力发育迟缓,虽然彼时已经15岁,但仍不会简单的加减法。他能记得自己和母亲的名字,但记不住电话号码,普通话说不清楚,只能表达简单的字句。

雷洪建在深圳市龙华新区的一家电子厂打工。2016年三年前的春天,雷文锋随父亲来深圳,住在同一间宿舍。

父子同住的日子里,雷文锋没有单独出过门,周末和父亲一起出去玩,活动范围也仅限于深圳市内。

时间回到2016年8月8日早晨6点,雷洪建醒了。他习惯性朝儿子的方向看过去,床是空的。

也就是从此时开始,雷文锋确定走失,在接下来寻找的日子里,梳理他走失过程中到达的每一个地方,遇到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可以给他足够的安全和帮助他寻找到本该属于他的联系人,但是遗憾的是,第一次在东莞救助站时,明明雷文锋说出了自己以及母亲的准确名字,但交接表上的名字写的是“无名氏”;同时仅仅因为这位少年“看起来很成熟”,所以他的年龄被写大了9岁,从而与“未成年人”的真实身份和应该受到的特别照看失之交臂。

第二次是少年雷文锋走失第73天时被送到韶关新丰县练溪托养中心。这是一个号称由以前的看守所“改造”而成的托养中心。但条件比看守所可能更差。也就是当时在微信朋友圈被称为“死亡集中营”的地方,调查报道称49天里托养中心送到1公里之外之殡仪馆的死者就多达20人。这还不包括不到一个月前雷文锋死后被送来当天的3人。

第三次是雷父拿到了分别由托养中心提供和医院直接开的,两份不同的死亡记录。前者提供的记录上,儿子的死因少了一项传染病。而这才是其真实死因。在一些媒体或关注自闭症群体的自媒体的报道下,最终多米诺骨牌倒下。“这一托养中心背后有多位公务员的身影,一年盈利一两百万元”。2017年3月8日,其法人代表被拘留。

引用“少年商学院”的评论:这个时代首先缺失的不是悲悯,而依然是法治。当然,毫无疑问的是,在雷文锋死亡之路中,从救助站到托养中心,那些和他打交道、所谓救助他照看他的工作人员,许多人是虽然有悲悯,但多是形式上的悲悯。这其实比没有悲悯更可怕,因为它让人看到希望,却转瞬即逝。

作为关注自闭症圈内的自媒体,突然间翻看到了雷文锋居然已经死亡7年了,在他去世的7年里,自闭症圈内也发送了很多具有意义或者毫无意义的事件,关注的、关爱的、遗忘的、丢弃的,都已经随风而逝,只有自闭症家庭在独自承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虽然,国家对于残疾人的保障政策在不断完善,自闭症融合教育、特惠政策、全生命周期照护、社区养老以及未来发展都在不断完善,但是留给自闭症群体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时间会冲淡一切,也会医治一切伤痛,但是对于中国超一千万自闭症群体来说,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籍此之后多关注自闭症群体,多一点悲悯,多一份对生命的敬畏,多一些力所能及的行动。

不能忘却的纪念,不只是为了纪念!

【携手国内知名自闭症康复机构和自闭症领域专家及特教团队,致力于打造自闭症儿童及特需儿童和特教老师信息资讯服务平台。普及自闭症知识,助力星儿快乐成长。为中国千万星儿家庭提供最实用的自闭症康复知识,政策解读、视频及音频和图书资料精选,培训考证。微信公众号:蜗牛世界观(ID:wnsjg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