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那个高考749分、轰动全国的考生王端鹏,如今在干嘛?

2024-10-04 16:13 来源:网络 点击:

16年前那个高考749分、轰动全国的考生王端鹏,如今在干嘛?

高考,一场人人敬畏而又欲征服的考试,对于想上大学的莘莘学子来说,高考就是一座独木桥,没有实力的选手会被挤下去,掉进河里,会游泳的去了岸边,不会水的随波逐流,只有成功挤过桥的才能进入大学这座殿堂。

参加这场竞争游戏的选手,其实力属于正态分布,总有那么几个大家眼中的变态,实力超群,拂一拂衣袖,就倒下一片。今天的故事的主人公:山东省烟台二中的王端鹏就是这样一个冷面杀手,在2004的高考中,他以749分,只差一分满分的成绩斩获04年的山东理科状元。

语文138、数学149、英语142、理综300,等等,不是说差一分满分吗,这加起来729分怎么着也够不着呀?你先别往下看,自己猜猜看,他这多出来的20分是怎么来的,高考又没有体育、没有艺术分,何来的749分?或许你已经猜到了,没错,那就是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加的分,众所周知,高中有各科的全国竞赛,而王端鹏当年一口气拿到了全国化学奥赛三等奖、全国生物奥赛二等奖、全国数学奥赛一等奖,妥妥的大神级人物,所以他的高考总分在729的基础上加了20分。即便是如此,也有人从鸡蛋中挑骨头:明明满分是770,他并没有差一分满分。我就呵呵,这很重要吗,会撼动他在高考武林界的地位吗,显然不会,再说,附加分从来都没有算进满分里,只会加到总分里。

为人谦虚的王端鹏

和老师朋友谈起来,王端鹏从来没有把这一切归功于他的智商,同学们平常也是看在眼里,他会为了征服一道数学题而牺牲整个课外活动的时间,会为了一道做错的题把书翻烂也要找到根本原因,而不是像其他同学一样知道正确答案就行了,他想知道的是,他为什么会做错。

之所以很多学霸不觉得自己聪明,是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自己付出了多少,比起那些时间上的积淀,智商不值一提,反而是那些不怎么爱学习的人一天天的在研究如何变聪明,如何才能速成,如何才能复制大神的佳话。其实任何一段成功都不能被复制,比如王端鹏能静下心来研究数学题,而一般人赶着做完作业就万事大吉了。

当然了,也许有人说,学霸的人设向来都是如此:谦虚、勤劳、低调等等,谁知道他们内心想的是什么呢?内心想的是什么不重要,表现出来的即是我们看到的,那一份刻苦、较真、执着就已经值得我们学习了,何必去猜测这一切是演的还是真实的呢?毕竟,人生如戏,能演好的就已经很不错了,很多人长期都是在跑龙套,混个温饱。

热爱化学的王端鹏

虽然他高考数学149、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但他最后报了清华大学的化学专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化学是枯燥的,但王端鹏却对化学很有兴趣,当然了,大学期间并没有狗血的什么读不下去而退学的故事,他还是兢兢业业读完了大学四年。毕业后,他去了美国留学,你猜猜他后来回来了没有,庆幸的是,他回来了,否则我相信又会有很多人在评论区问候他的。回国后王端鹏进入了北京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年薪30w左右,虽然比起他的经历跟学历,30w的年薪不算高,但人家每天打交道的是自己喜欢的化学专业,这比为了钱而出卖自由的很多人强多了,毕竟,人生苦短,只要能赚到足够的钱,还是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

兴趣广泛的王端鹏

也许大家也都发现了,很多牛人的人物报道里都会有这么一条:这孩子从小兴趣广泛,爱读书、爱运动、爱抓小虫子等等。王端鹏也不例外,他在上学期间就很喜欢参加一些课外活动、阅读课外书籍也是乐此不疲,也学有人认为这是劳逸结合,但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兴趣多了,理解能力就强了。说白了,我们从小学到大学,这期间一直是在理解前人留给我们的瑰宝,学习新知识点也就是理解他们的过程,学霸自然是理解的快一点。而理解能力不是天生的,毕竟每个人刚生下来时脑袋都是空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后天慢慢装进去的,兴趣多了,接触的新鲜事物也就多了,和人的阅历一样,见过的旧事物会帮助我们理解新遇到的事物。

如今很多年轻家长们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凡家里条件过得去的,都会给孩子报一两门兴趣班,不再像以前的教育一样除了死读书就是:孩子,去写作业吧,我相信随着这一代孩子的成长,00后的创造力会更有潜力。

写在最后:

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也不是人生唯一的独木桥,每位考生只要放平心态,认真备考,最后的成绩会对得起你的努力的,除此之外,多培养一些课外兴趣,短时间内可能不会见效,但随着岁月的沉淀,这些兴趣也会慢慢发光发热,成为你前行路上的照明灯。